了解更多

依托中职德育课堂,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

发布日期:2024/8/27 阅读量:98  来源于:  http://www.mylsfw.com/

摘要:如何开展消费教育,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德育课堂出发,通过新的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社会化的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全面地有步骤地开展消费教育。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消费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着巨大变化:追求享受,超前消费,用明天的钱过今天的生活被认为是一种潮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而是落伍。学生中的不良消费情况也日益显现:自己不赚钱,消费起来却大手大脚,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追求名牌等等。网吧、游戏、娱乐场所对学生产生了莫大的诱惑,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诱发了少数学生盗窃、敲诈勒索、抢劫等犯罪行为。这一些都给学校传统的德育课提出了新的课题。

众所周知,传统的德育课程内容有教条化倾向,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多说教、少实践,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未成年人发展的需要。相比较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传统德育价值观的逆反性更为突出,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说教式德育的排斥,大大降低了职业教育德育的功效。笔者在对本校近200名学生的一次有关课堂德育效果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有70%的学生选择了“德育课非常无聊、无趣”。因此开发符合学生需要的德育类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消费教育, 让学生懂得科学合理消费的意义,自觉履行可持续消费方式的义务,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成了中职德育课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目前中等职业学生消费现状调查以及结果分析

2010年9月,笔者对本校300名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答卷结果如下:

(1)学生的消费状况与每个人家庭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校很多家庭经济条件明显偏好,学生的父母给予的零用钱基本在100元左右,花钱主要满足食物和零食的消费。我校学生在买东西时较为注重自己的爱好选择(将近一半左右),衣服消费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基本在100元~200元之间,渐渐有名牌意识。

(2)学生的消费状况与社会环境,学校的氛围有关。学生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浪费现象。

(3)学生的消费资金的来源具有单一性。几乎是100%的学生的资金是从家里拿来的,只有不到20%的同学有过假期打工的经历。

(4)现在没有施行理财计划的中学生占95%。绝大多数同学没有银行账户、私人存款。

二、现阶段中职学校消费理财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探索

当今这个时代的孩子是先学会花钱,后学会挣钱。因此,在花钱和挣钱之间有一个真空,那便是理财。没有经过理财教育的孩子,很多只知道花钱,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如果说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前奏和预演,那么在这个时代,消费教育和理财教育就不应再是一个空白。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四门必修课中与消费理财有关的主要集中在高二第一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三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中,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德育课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转变,必须改革中职业消费教育的课程。通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 教学目标生活化,促使学生学会生活

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教学活动所应达到的具体教育目的。这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归宿。教学目标生活化是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要。德育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而我们的中职生往往乐于求新求异,他们往往通过媒体、网络等大量吸收信息,他们的眼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的学生都要开阔。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还是过多强调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其结果必然使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使学生信服,更无法使学生践行。因此,消费教学目标的内容应该富有时代的气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世界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主体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理解消费、学会理财。

2. 教学内容社会化,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同时,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展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德育课的理念的真正落实必须以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出发点和归宿,回归真正的生活情境。“平时父母给你们多少零用钱?这些钱你们主要花在哪些方面?花费多少?”让学生统计自己平时零用钱的花销情况时,由于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纷纷举手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在这些花销中,有哪些你认为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我们应如何消费,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问题层层深入。由于紧扣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有话可说,讨论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对这些真实的日常生活事件的观察、探索,在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容易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学方法多样化,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的,更能学好)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富深刻。因此,消费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中。

(1)“请进来”的方法。邀请历届毕业生或社会上的有为人士来校作报告或座谈,通过已经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和社会上有为人士的讲述,让这些在校生直接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工作的辛苦,创业的艰辛。

(2)社会调查法。要求学生记录一个月家庭收支情况,用恩格尔系数等知识计算家庭生活水平,并分析家庭消费结构,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合理消费的建议书,有意识地逐步参与家庭的理财过程。使他明白父母的工资是全家人共同拥有的,要用它来维持日常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费,要供自己学习,要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晚辈的义务,要有一定的积蓄来应付突发事件等,从而克服学生消费中的自我中心意识。通过了解家庭开支计划,使学生懂得父母挣钱的不易,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一份爱心,从而更加尊重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设置的具体的教学案例,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及探索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理财教学中可以通过一户家庭的理财计划、资产配置结构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初步了解理财。

(4)社会实践活动法。结合学校红五月传统活动——“金融一条街”,让学生回忆活动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后对创业有了很深的印象:我们以前单纯地认为创业有资金就足够了,但事实并非这样,创业的成功与意志品质(自觉性、坚毅性、自制力和勇敢、果断等品质)、敏锐的商业意识、科学的经济头脑、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相联系。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相当多的同学了解到赚钱是多么不容易,更应该理性消费。

(5)演讲或辩论。学生喜欢热闹,演讲和辩论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才,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曾上了以《中职生适宜股票投资吗?》为题的辩论课,四个小组以抽签的形式确定两个小组为正方,两个小组为反方,资料自行准备。在辩论前,我对他们进行了辩论技巧的辅导,由于他们是第一次辩论,所以他们都异常兴奋。辩论后,有的同学在总结中说:“辩论充分激发了我们的创造热情,给了我们一个发展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和学以致用的机会。”还有的同学说:“股票投资的辩论会从准备资料到辩论会正式开始与结束,都是由我们每个人搜集资料、总结观点后所得来的结果,我们在获得辩论技巧之余,也让我们意识到应该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念。”

综上所述,学生在德育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能使他们体验到德育课的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因此,我们的德育课堂不能单纯依靠课堂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想方设法把知识变成意识,然后让意识慢慢地渗入学生的行为之中。

参考文献:

[1]关颖.城市未成年人理财教育略论[J].当代青年研究,2005(1).

[2]卢嘉瑞.消费教育: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J].南方经济,2003(8).

[3]成倩.依托德育课程在职业学校中开展消费教育[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2008(10).

(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湖南著名律师事务所 (http://www.mylsfw.com/falvzixun)提供邵阳市刑事刑法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