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卫健委印发《健康河北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建议,开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专项行动。到2027年,县域医疗就诊率达到90%以上并持续提高,省内转移率逐年下降。到2023年底,各设区市建成至少1个京津冀紧密医疗联合体,系统集成配套政策基本形成;到2025年,实现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双下沉”,服务能力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双提升”。
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明确扩大高质量发展试点范围专项行动。 2023年省级试点医院数量扩大至5家,制定政策和资金优惠,指导制定高质量发展试点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清单,强化全流程管理。一、加强数据监测和经验挖掘。 2025年,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完成试点单位成效评估,指导医院完善推进措施,确保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2027年,试点医院的经验模式将在全省总结推广。
同时,不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完善护理服务价格体系,深度拓展“互联网+护理”等护理服务领域,推动护理服务高端化。全省护理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京津冀医疗联盟建设,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协调联动,吸引京津优质医疗资源,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提高疑难杂症救治水平和我省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提高全省人均寿命。
此外,我们将继续推进省、市、县三级质控网络建设,严格遵循诊疗技术操作标准和专业行为标准,促进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深入开展提高肿瘤诊疗质量行动,推广多学科协同诊疗模式。强化血液管理,强化血液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开展血液安全技术验证和临床血液监督检查,规范采供流程和临床血液管理,持续提升血液安全供应能力。
聚焦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专项行动提出,在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建立预约诊疗制度,实现门诊定时预约,精准度达到30分钟。有资质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聚焦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脏器疾病,推广门诊和住院多学科诊疗模式,将中医药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建立健全以胸痛、脑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护等五大中心为基础的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
加强医疗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提出,依托全省现有高校、科研院所和公立医院,充分发挥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聚集平台作用,重点关注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疾病,还有常见病和多种病。疾病防控等相关领域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制定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办法,建设产学研协同研究网络和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转移转化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