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

互联网民事诉讼研讨会在中银举行

发布日期:2025/1/22 阅读量:26  来源于:  http://www.mylsfw.com/

2019年8月6日,中银律师事务所党总支、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中银互联网纠纷调解中心联合举办互联网民事诉讼研讨会,北京互联网法院韩冰法官、伊然法官,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耿林老师,事务所党总支副书记、管委会委员吴广红,互联网纠纷调解中心、高级合伙人张晓君,事务所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刘振宇、吴则涛等出席现场,我所陈艳律师主持本场讲座。事务所140余位总分所同仁以现场或网络直播方式观看学习。韩冰法官韩冰法官是吉林大学法学硕士,曾任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刑庭副庭长,现任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所撰写学术论文曾在第三十届全国学术论文获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交易媒介越来越多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顺应时代潮流,互联网法院应用而生。本次讲座中,韩冰法官从世界范围内在线诉讼的三种实践情况出发,介绍了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色。区别于传统审判模式,北京互联网法院通过搭建电子诉讼平台实现“24小时不打烊”,当事人起诉、调解、立案、送达、庭审、宣判、执行全部在线进行,既节省了诉讼成本,又提高了诉讼效率,使得诉讼程序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北京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所在市的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11类特定类型案件。结合自己办理的多起案件,韩冰法官就著作权保护中的热点话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探讨,包括体育赛事传播链接是否构成侵权、域名到期后未变更登记涉及的纠纷、避风港原则的适用、软件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独创性的认定等。伊然法官伊然法官是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硕士,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十年,现任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曾参与北京互联网法院与中关村知识产权局共同发起的“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重大调研课题,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证据保全及知识产权保护有深入研究。在网络版权案件中,当事人及律师认为电子证据存在灭失及不被法院认可的风险,对此,北京互联网法院率先发布了国内首个由互联网法院主导建立、产业各方积极参与的电子证据开放生态平台——“天平链”电子证据区块链平台。伊然法官对区块链司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不同于联合可信时间戳对证据生成时间的认证,区块链存证根据所有节点计算平均时间;区块链司法应用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司法认定规则、智慧法院建设缺少专门区块链平台、区块链技术应用意识不足。截止2019年6月30日,在运用“天平链”技术的118件案件中,已结案件数36件,认证、判决结案案件数3件。吴广红律师对本次讲座的举办及取得效果给予高度评价张晓君律师介绍了中银互联网纠纷调解中心的基本情况耿林老师认为法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互联网技术学习十分必要陈艳律师主持讲座与会律师还就网络版权案件中电子证据的固定、证明能力及实际操作等问题与两位法官展开了热烈讨论,分所的同仁亦通过直播系统参与提问。本次讲座干货满满,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湖南行政诉讼律师事务所 (http://www.mylsfw.com/xingzhengsusong)提供邵阳市行政诉讼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