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

浅议转化型抢劫罪——案例分析案例一

发布日期:2023/5/5 阅读量:354  来源于:  http://www.mylsfw.com/

案情简介:,甲、乙两人见有一辆轿车停在路边,甲上前敲车窗玻璃以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乙乘机将副驾驶座位上的一只皮包拎走并逃跑。

      驾驶员发现后欲下车追赶,甲用力抵住车门不让其下车,驾驶员从另一侧下车时,甲也逃离了现场。

      ,不同意见:,此案中,对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甲、乙构成抢劫罪。

      其理由是:甲、乙盗窃财物后,为保护赃物、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堵住车门不让受害人下车),构成转化型抢劫罪。

      观点二,二者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均构成盗窃罪。

      ,笔者观点:,笔者认为甲、乙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只能构成盗窃罪。

      ,抢劫罪在理论上分为典型的抢劫和转化型抢劫。

      典型的抢劫罪是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劫取财物。

      而转化型抢劫罪(又称准抢劫罪或事后抢劫罪)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构成本罪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前提条件:行为人必须先行实施盗窃、诈骗或者抢夺的行为。

      2.转化的目的条件(即主观要件):其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3.转化的行为条件(即客观要件):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这里的“当场”应当理解为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也可以是现场的延伸场所。

      同时,要正确把握“暴力”的程度,一般是指对人体实行一种强力的袭击或强制,比如殴打、伤害、捆绑等等,使被害者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全部具备,才能构成转化型抢劫罪。

      ,在本案中,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符合转化的前提条件。

      当失主发现自己的包被他人拎走,欲下车夺回自己的皮包或抓捕两人时,甲为帮助乙逃跑,用力抵住车门,不让失主下车,抗拒抓捕,其行为具备了转化的目的条件。

      但是,甲用力抵住车门,其目的是为帮助乙逃跑,或者是为乙顺利逃跑争取时间,根本没有伤害失主的故意,也没有伤害失主的行为,失主的身体健康也没有受到也不可能受到任何伤害。

      这种行为很难说是一种“暴力”行为,即使把它看作是“暴力”,其暴力的程度也是极其轻微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结合司法实践,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的,可不认为是使用暴力。

      因此,本案中不能认定甲、乙的行为转化成抢劫罪。

      ,文/夏俊 京都律师事务所,来源/法案聚焦


湖南刑法刑事律师事务所 (http://www.mylsfw.com/xingfaxingshi)提供邵阳市刑法刑事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