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醉驾司法解释是什么?
1.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酒驾犯罪
根据刑法,醉酒的人在犯罪时应该承担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醉酒驾驶违法,醉酒驾驶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酒后驾驶,特别是事故发生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采取放任态度,故意危害公共安全。醉酒驾驶造成重大伤亡的,应当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2.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适当裁量刑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醉酒驾驶,放任危害发生,造成重大伤亡,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在决定对被告人的刑罚时,应综合考虑此类犯罪的性质和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一般情况下,醉酒驾驶构成本罪的,行为人主观上不希望或者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犯罪。行为的主观恶性不同于以寻衅滋事罪为目的的恶意驾车致人重伤的直接故意犯罪。因此,在决定处罚时,电应该是不同的。此外,醉酒驾驶时,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实际上有所减弱,量刑时应酌情考虑。
被告人黎景全、被告人孙伟铭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而非死刑,主要是考虑到二人均为间接故意犯罪。与直接故意犯罪相比,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不大;作案时驾驶车辆控制能力减弱;归案后,他认罪悔罪态度良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适用于对两名被告的量刑。
3.统一法律适用,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
为依法严肃处理酒驾违法犯罪,遏制酒驾、醉驾对公共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对潜在的违章驾驶人进行警示教育,今后,对酒后驾驶,放任危害结果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将依据本意见的规定,参照所附典型案例定罪量刑。
为了维护生效裁判的既判力,稳定社会关系,对于以前已经处理过的,在特定情况下已经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应当维持终审判决,不得变更。本意见执行中如有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最高人民法院反映。
综上所述,法律可以说是对于酒驾的一种违法行为。酒后驾车往往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大于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扰乱社会治安,严重事故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所以大家更要克制自己,不要边喝酒边开车。
(编辑:张文华 北京大瀚律师事务所 律师咨询电话:15600006628 )
湖南交通法务律师事务所 (http://www.mylsfw.com/jiaotongfawu)提供邵阳市交通法务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