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

夫妻离婚,丈夫签订假借款协议恶意诉讼

发布日期:2024/10/10 阅读量:78  来源于:  http://www.mylsfw.com/

案情简介:丈夫“炮制”55万元借款官司

黄某与李某在离婚过程中,黄某与鲁某恶意串通,订立了一份55万元的虚假借款协议。鲁某向南宁市中级法院起诉,以该借款发生在黄某与李某夫妻存续期间,应当为夫妻共同债务为由,要求黄某与李某共同偿还。

法院判决:法院曾对假诉讼纠正了事

法官在审查案件相关证据后,认定黄某与鲁某之间并不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鲁某向法院起诉,其目的就是企图通过诉讼的方式,确立黄某与李某夫妻共同债务,来“稀释”黄某与李某的夫妻共同财产。法院依法驳回了鲁某的诉讼请求。同时,对鲁某、黄某提起的假诉讼,分别处以1万元罚款。

在该事件中,假诉讼当事人并没有被处罚。

律师说法:如今打“假官司”谋利会被罚

法官介绍,在2013年之前,由于《民事诉讼法》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中,并未对双方恶意串通进行虚假诉讼的情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实践中,法院在认定虚假诉讼后,只能以行为无效为由驳回其诉讼请求,难以对恶意串通的当事人进行民事制裁。

而2013年实施的《民事诉讼法》专门新设条文,对当事人恶意串通进行虚假诉讼的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在驳回其诉讼请求的同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予罚款、拘留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刑法还未对虚假诉讼情节严重的确定具体罪名。法院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定诈骗罪、伪造证据罪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提出要增设“虚假诉讼罪”。

新《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民事诉讼法》第115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10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湖南婚姻继承律师事务所 (http://www.mylsfw.com/hunyinjicheng)提供邵阳市婚姻继承24小时律师电话微信,提供免费在线咨询。


标签: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查证出处,我们只做学习使用,如不同意收录请联系网站马上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