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奉公奉公:[fènggōng] 奉行公事。克己奉公。奉公守法。
忧忧:yōu 1、<动>忧虑。《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2、<名>让人忧虑的事情。《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愤] 忧愁愤懑。
国国:guó 1、<名>国家。《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2、<名>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3、<名>国都;京都。《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名>地方;地域。《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奉奉:fèng 1、<动>恭敬地捧着、拿着。《荆轲刺秦王》:『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2、<动>接受;承担。《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动>遵奉;遵照。《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4、<动>进献。《鸿门宴》:『再拜奉大将军足下。』5、<动>赐予;给予。《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6、<动>侍奉;侍侯。《鱼我所欲也》:『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滕王阁序》:『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7、<动>拥戴;尊崇。《国语·晋语》:『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8、<动>供奉;供给。《原君》:『离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9、<动>保全;保持。《管子·四称》:『君若有过,各奉其身。』10、<动>扶助;帮助。《淮南子·说林》:『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奉之。』11、<动>讨好;奉承。《儒林外史》:『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12、<敬词>《荆轲刺秦王》:『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13、<名>通『俸』。《东方朔》:『奉禄薄,未得省见。』《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奉天承运] 明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在皇帝所执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在与臣下的诰敕命中开首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后相沿成为帝王敕命的套语。
公公:gōng 1、<形>公家的;公共的。《礼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原君》:『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或除之』2、<形>公正;无私。《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韩愈《进学解》:『无患有词之不公。』《诫兄子严敦书》:『谦约节敛,廉公有威。』3、<副>公然;公开。《论积贮疏》:『残贼公行,莫之或止。』《黄生借书说》:『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4、<名>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后成为诸侯的代称。[又] 泛指显贵爵位。《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鲁庄公)将战。』《邵公谏厉王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5、<名>对男子的尊称。《邹忌讽齐五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陈涉世家》:『公等遇雨,皆已失期。』《滕王格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6、<名>丈夫的父亲。《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车] (1)兵车。(2)官车。(3)汉代官署名。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中司马门的警卫工作。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公案] (1)官府的案牍。(2)旧时官吏审案时所用的桌子。(3)佛教禅宗认为用教理来解决疑难问题,如官府判案。因此也称公案。(4)话本故事分类之一,后又演变为『公案小说』、『公案戏』。
忧忧:《卯集上·心字部》《集韵》尤救切,音佑。《玉篇》心动也。◎按《说文》集韵皆训不动,惟玉篇训心动。从心从尤。似应玉篇为是。(忧)(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於求切《正韵》於尤切。本作□。今作忧。《说文》愁也。《尔雅·释诂》思也。〈疏〉忧者。愁思也。《书·洪范》六极,三曰忧。又疾也。《礼·曲礼》某有负薪之忧。〈注〉忧或为疾。又幽也。《易·乾卦》忧则违之。〈注〉谓时当幽隐也。又辱也。《易·系辞》小人道忧也。又居丧曰忧。《书·说命》王宅忧。又孕病曰忧。《晋语》文王在母不忧。又人忧则头低垂。《礼·曲礼》下于带则忧。〈注〉忧则低也。又幽忧曰癙忧。《诗·小雅》癙忧以痒。《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又姓。出《姓苑》。又《韵会》乌侯切,音讴。义同。《集韵》作□。又《集韵》《韵会》□於救切。《集韵》虑也。诗序,百姓见忧。徐邈读。又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见叔姫,使伯心忧。又叶衣虚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无忧。《黄庭经》三神之乐由隐居,倏忽游遨无遗忧。又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又叶一笑切,音要。《诗·王风》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又《唐风》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鹄,居号切。又叶於纠切,音黝。《晋语》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只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只离咎也。《集韵》本作□,或作懮。《说文》从心从页。页,首也。心忧则发白。又《字汇补》亦与□同。《说文》忧和之行也。引《诗》布政忧忧。后人以□愁之字从忧,遂以忧和之字从□,浸失六书之原矣。
国国:《丑集上·囗字部》(古文)囗囶圀《唐韵》古或切《集韵》骨或切,□觥入声。《说文》邦也。《周礼·夏官·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又《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礼·王制》五国以为属,十国以为连,二十国以为卒,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孟子》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又《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注〉山国多山者,土国平地也,泽国多水者。又灭人之国曰胜国。《左传注》胜国者,绝其社稷,有其土地也。又九州之外曰外国。亦曰绝国。《后汉·班超传》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又〉远处绝国。又两国相距曰敌国。《孟子》敌国不相征也。又外国来附者曰属国。《李陵·答苏武书》闻子之归位,不过典属国。〈注〉典,掌也。即掌属国之事者。又城郭国,行国。《宋程大昌备北边对》汉西域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筑城为守者,行国不立城,以马上为国也。又姓。《姓苑》太公之后。齐有国氏,世为上卿,宋有国卿。又囯,《正字通》俗国字。囻,同国,民国期间俗字。
奉奉:《丑集下·大字部》《唐韵》扶垄切《集韵》《韵会》父勇切,□音唪。《说文》承也。《礼·曲礼》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又与也,献也。《史记·蔺相如传》奉璧西入秦。又《集韵》房用切,音俸。养也,秩禄也。《史记·萧何世家》高祖以吏□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前汉·宣帝纪》帝诏小吏,勤事而奉薄,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别作俸。又姓。汉马军使奉挥,明奉科。
公公:《子集下·八字部》《唐韵》《正韵》古红切《集韵》《韵会》沽红切,□音工。《说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厶音私。《韩非曰》自营为厶,背厶为公。《徐曰》会意。《尔雅·释言》无私也。《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又《礼·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注〉公犹共也。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书·微子之命》庸建尔于上公。又三公官名。《韵会》周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汉末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又官所曰公。《诗·召南》退食自公。又父曰公。《列子·黄帝篇》家公执席。《前汉·郊祀志》天子为天下父,故曰钜公。又妇谓舅曰公。《前汉·贾谊策》与公倂倨。又尊称曰公。《贾谊策》此六七公皆亡恙。又相呼曰公。《史记·毛遂传》公等碌碌。又事也。《诗·召南》夙夜在公。〈注〉夙夜在视濯垢饎爨之事。又星名。《隋书·天文志》七公七星,在招摇东,天之相也。又姓。《韵会》汉有公俭。又諡法,立志及衆[音zhòng]曰公。又与功通。《诗·小雅》以奏肤公。《大雅》王公伊濯。又《集韵》诸容切,音钟。同妐。夫之兄为兄妐。一曰关中呼夫之父曰妐。或省作公。通作钟。又《韵补》叶姑黄切,音光。《东方朔·七谏》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